“安不忘危,兴不忘忧”,居安思危,未雨绸缪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对于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说,更要增强危机意识,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,清醒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高度警觉,高度重视,提前谋划,积极应对。
新时代重构云锡企业文化,把增强危机意识放在了第一位,充分表明公司对未来发展的深谋远虑,及向全司干部职工发出的担当作为、共克时艰的号召。当前,唯有同心同德、全力以赴、共渡难关,誓与企业一道走出困境、逆境、险境,我们才能摆脱发展的困境,走上发展的正轨,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危机存在于企业发展的任何时期、任何阶段,无论企业内部还是外部,危机都无所不在、无处不存,危机既是企业发展的障碍,也是企业变革的动力。危机管理要成为企业的制度,危机文化要固化于干部职工的内心。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,这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对生存经验的智慧总结,也可以看成是危机管理的金玉良言。这句话强调了危机意识的重要性:没有危机意识才是最大的危机。
在云锡发展的历史上,有过高速发展的时期,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,但也面临过生存的危机。在困难和危机面前,云锡人没有放弃追求和希望,以坚韧不拔、自强不信的云锡精神,一次次化危为机,奋力扭转不利局面,全力争取发展转机,在云锡精神和文化中注入了永不服输、逆境奋起的敢于直面困难的优秀基因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在改革开放大潮中,云锡因地表砂矿资源枯竭、债务沉重、冗员过多、社会包袱沉重,曾经一度沦于破产的边缘。在危机来临之时,云锡果断做出了抉择,实施“砂转脉”战略,转变资源开发方式,积极推进资源整合,大力整顿矿山秩序,引进澳斯麦特技术,提升锡冶炼水平,云锡在重重困境中杀出了一条血路,得以涅槃重生,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,成就云锡攻坚脱困的传奇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因盲目投资失误造成公司负债累累,包袱沉重,举步维艰,严重影响了云锡的持续发展。形势严峻,危机再现。在困难面前,公司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债转股的时机,全力推进债转股,最后成功化险为夷,扭转了连续50个月亏损的局面,再一次把云锡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。经历过一次次危机、一次次险境,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,必须时刻树牢危机意识,在困难和危机面前,决不能回避退让,决不能袖手旁观。要敢于直面问题,要勇于担当作为,把企业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绑在一起,急企业之所急,风雨同舟,患难与共;把企业的未来与自己的前途绑在一起,忧企业之所忧,携手砥砺,共克时艰。如此,才能化解危机,迎来转机,获得生机。
面对危机,选择迎难而上还是推卸逃避,检验的是一个人在困境之中是否敢于担当的勇气;化解危机,选择公司利益至上还是只考虑个人得失,检验的是一个人的是否无私无畏的品质。牢固树立危机意识,在困难和逆境中担当作为,做不屈不挠的云锡人,用智慧和汗水拼出一片更宽更广更新的天地!
这是云锡人一贯具有的担当品格,这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云锡精神。危机面前,我们选择担当!
